|
|
|
新闻详细信息 |
|
|
|
|
晓来醉丹青水墨写奇峰 时间:2011-9-12 21:53:43 点击次数:18692 |
晓来醉丹青水墨写奇峰
《中国画家研究之侯晓峰卷》序
许家强 2008-02-13
侯晓峰是一个简单的人。
他豪爽,他纯粹,他全无心机,他待人诚恳。
他的心情一直写在脸上,写在他的行动中,他不善于也根本不会藏私。他没有,也不懂阴谋。
侯晓峰是一个繁杂的人。
他博学,他多识,他兴趣广泛,他无所不好。
他与艺术大师对座侃侃而谈一个上午,兴致不减。他与深山农夫田头聊天,一根草一根葱讲下去,能让对方以为他是邻村的农人。
侯晓峰画如其人,简单,如水晶纯净;繁杂,含禅机无限。
我曾在1995年与l999年两次为侯晓峰写过文章,那两篇文章里,基本写出了我对晓峰为人性格以及作品风格的认识。写作这篇序之前,重新翻读,斟酌再三,发现迄今为止,我对晓峰的认识仍没有改变。
便重新录下当年旧作:
其一:“偶翻前两年的《日照日报》合订本,不经意地掠过一则消息:青年画家侯晓峰画展,在我市工人文化宫开幕。
短短的一句话新闻,不起眼地挤在报端上,犹有油墨香气淡淡散发着。
就在那一天,阳光和煦地洒满市工人文化宫大院。短短的路铺满阳光,却如走过千里万里。‘那是我下了十年的功夫,才走上的几步台阶!’在事后,侯晓峰说这话的时候,表情极度夸张,让我心里直嘀咕:假若当时晓峰不是搀着他的老师宋式云先生,没准儿他能蹦着上去呢。
这么说其实并不冤枉晓峰,我很少见他有循规蹈矩、整整齐齐的时候,在我的印象中,他的形象大致是这样的:头发乱糟糟卷着,一身西服紧巴巴穿着,一双皮鞋倒是时常擦得锃明瓦亮,却常常又不知从哪儿溅上些泥点。
晓峰在书画界最让人难忘的是‘指点江山、激扬文字’的雄谈高论了。有几次,我们一起去看几位书画名家的画展,晓峰昂立厅中,环视作品,手指口评,旁若无人,而其所下评语,屡屡生辉。
这种口若悬河特色的形成,大多是从他的读书生活中来。晓峰藏书较多。他读书多属率性而为,无所不及。
晓峰作画亦如读书,率性之作颇多,笔画点染,不拘绳墨,性之所好,机杼随裁。所以他的画少格式而多创意。基础功夫未必如他自己所说的20年磨练之深邃,但灵性盎然,多有奇巧之笔,独成风韵。
晓峰曾有一幅国画小品《思》,画面为一癞蛤蟆,踞伏高山之巅,仰首向天,长天清空,一轮月自云间淡淡映出。画面简洁,用笔奇崛,构图创意翻古出新。我曾连续数年将此画悬于案前,每到夜深执笔、却又心绪烦乱时,总要长时间目注此画,渐渐体悟一种长空万里含愁的诗境。
晓峰擅长花鸟画,他画这类题材,用笔不与人同,或淡点淡止,或浓墨重彩,一气呵成,不复修改,画面极满,很少留白。尤其画葡萄,串串缀下,布满画面,晓峰往往自圆其说:‘方今泱泱中华盛世,物产丰饶,岂能做小家子气。’他的葡萄倒也因了这种物产丰饶,而生出一种大气流转的独特风韵……”
以上文字写于1995年3月,那时的晓峰与我都还年轻,青葱岁月,记忆如昨。下面这则写于1999年12月,当时我刚刚经历了一场劫难,心境已见沧桑。
其二:“在整理出版这个集子(我的个人作品集《经历韶华》,晓峰做的封面设计)的过程中,我曾想重新为晓峰写一篇文章的。因为在几年前写的这个《侯晓峰其人其画》太浅薄,至少是没能触及到侯晓峰最本质的东西,那就是他做人与作画的态度。这个失误让我在此刻深深体会到:人在三十岁之前,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受外界、周边环境(人的环境)影响太甚,迷失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真是件很容易的事。
我人生中最悲痛的一件事发生后一段不短的时间,我与我的妻子基本在老家度过。侯晓峰放弃了自己的事情,始终陪在我们身边。在那段最痛苦的日子里,如果没有侯晓峰的笑声,真不知道我们将经历一种怎样的煎熬。
以后的交往就渐渐多起来,同榻谈文的机会也不少,我们互相间一点点加深了解,朋友间至深至厚至纯的感情,一点点逐渐成长,巩固起来,直至结为兄弟。
个人的性格,在他笔下的作品中,自然流露出来,诚恳而无忌的侯晓峰,笔下的画也透露出诚恳且无忌的气息。我一直觉得,晓峰的画幅上,洋溢着他的自信与才华。我总能从侯晓峰的许多画作中读出一些新鲜的东西,这些新鲜的东西给我以启迪。我收藏了多种名家画集,看他们的画时,我也偶尔会有这种感觉,但总不如侯晓峰的画来得亲切。我收在这本集子(《经历韶华》)中的有几篇文章,就是在侯晓峰画作的直接启发下写成的。侯晓峰的画能二十余次在国家级画展中过关斩将,在全国的大型书画展中入选并获奖,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我的上述认识。
也有对侯晓峰评价不高的人,我一直觉得其原因是他们对晓峰了解不深,缺乏比较全面的认识所致。有时候,作品不与作者结合起来一起看,就很难体会其中很精微的东西。例如岳飞那个《满江红》,如果作者不署岳飞,就是一阙很一般的词,作者是岳飞了,词的境界马上就高了。我这么说,好像有点抬高侯晓峰,但我只是真诚地记下我心中所想,我只觉得我还远远未能写出我对侯晓峰其人其画的尊重与欣赏。
——— 因为只有我才了解侯晓峰作画的刻苦,只有我才了解侯晓峰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困境中,将这刻苦坚持下来的。
——— 因为我是在别人可能一生都不会遇到的困境与痛苦中,感受到侯晓峰的真诚与友谊,一个诚实重义的人,他理所应当受到我的尊重与信任。”
我想,以上两则旧文己较完整地写出了2000年之前的侯晓峰。
应该说,从2000年,至今,是侯晓峰国画创作的又一个高峰,几年时间里,侯晓峰的艺术生活有过几次变动,他由协助别人经营画院,到创办日照国画院,再到成为中国美协会员,主持北京市中国画院花鸟创研部工作,他的艺术活动对当地的书画创作产生了很有意义的影响,同时也更加开阔了他的心智与胸襟。他的作品渐渐变得堂皇大气,个人风格初步确立。
晓峰的作品就在这本书里,与作品相比,我无论说出什么样的评价都是浮浅苍白的。他的作品能在全国性书画艺术品拍卖会上多次以高价拍出,他的作品能在市场上广受藏家关注与追捧,已经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侯晓峰作品所具有的深厚的市场潜力、升值潜力。
当然,市场认可的前提是艺术内涵的厚积薄发。画册的前面就有晓峰的艺术简历,我不必重复那些成就,那都是国内诸多艺术大家共同的评价与认可。
侯晓峰其人,值得结交,侯晓峰其画,值得收藏。
|
|
|
|
|
|